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孙斌袁海波
 日期:2023-02-24   浏览:1558   来源:党性教育基地  返回列表

雨水已过,黑土地上积雪未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梨树乡和平村,大棚基地里热火朝天,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桦南县鸿源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斌和不少种植户正在整理农资,抢抓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开展备春耕工作。

“我关注最多的就是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有关的事。”从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起,孙斌始终积极履行职责,为“三农”发展建言献策。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大省。桦南县有192个行政村,孙斌到访过120多个。在过去十年的履职生涯中,他共提交代表建议185份,内容涉及黑土地保护、秸秆还田、农机补贴、种业发展、粮食仓储等多个方面。在他看来,每一项建议、每一次发言,都承载着农民兄弟的梦想和愿望。

2月14日,孙斌(左)在黑龙江省桦南县明义乡清茶村村民罗士金家了解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建威 摄

以前春耕时节,一些农民为了抢抓农时,偷偷露天焚烧秸秆。“从公路上开车一过,经常看到路旁田间泛着火光,走近了真是‘辣眼睛、呛鼻子’,让人非常不舒服。乱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还存在火灾风险。”孙斌说。

然而,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一边是保护环境的禁令,一边是春耕生产的时令,躺在田间的秸秆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

“唯有堵疏结合,才能让‘火龙’从田间彻底消失。”2018年,孙斌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大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建议》,其中包括加大秸秆还田农机设备研发,并进行适当补贴。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和黑龙江省高度重视。黑龙江省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支持力度,出台完善相关政策,培育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近年来,得益于一系列利好政策,昔日“无处安放”的秸秆正在“变废为宝”。黑龙江省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部分地区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还有的地区探索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有着“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黑土地得到滋养和保护。

2月14日,孙斌(右)在黑龙江省桦南县鸿源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现代水田农机展示区介绍无人机使用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建威 摄

孙斌说,要想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几年前,农村有一些田地闲置,一些良田杂草丛生。”孙斌在村屯走访看到这样的景象,感到十分痛心。

“为解决好‘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要引导农民精打细算、提高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种什么和怎么种的问题。”基于实际调研,孙斌提出的《关于加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促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实现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现代化的建议》被国家相关部委采纳,相关政策得以及时出台。

“割舍不断的乡愁,落于笔头还不够,更要播撒在田间地头。”在孙斌的带动下,以他所在的合作社为基础,当地成立了由3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合作联社,帮助3500多个农户致富增收。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5G、北斗卫星导航、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来到广袤田间,不断赋能农业生产。

【记者手记】

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全国粮食种植大户,从田间地头走进人民大会堂,孙斌这个与黑土地打了四十多年交道的“老把式”,始终深入百姓倾听呼声,聚焦“三农”积极建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闯”与“创”,他立志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带着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孙斌常说,是黑土地养育了他,是老乡们选择了他,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和选择。当下,58岁的孙斌正盘算着,立足当地优势,进一步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以绿色可溯源为基础的技术保障,让更多农民成为合作社社员,通过重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开创“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新路子,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记者:杨思琪

编辑:贾真、陆君钰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应急管理部工作组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指导露天煤矿坍塌事故救援处置工作下一篇:一条高铁线让川渝石窟文化串珠成链>
0.092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